[国家法院的]禁令并未明确要求主机提供商承担对其存储的信息进行一般监控的义务,或积极寻找表明非法活动的事实或情况的一般义务,如第 2000/31 号指令第 15(1) 条所规定……此类禁令与‘具体案件’的监控义务无关……此类具体案件尤其可能出现在,如在主要诉讼中一样,主机提供商应其社交网络的某位用户的要求存储了某条特定信息,该信息的内容已由该成员国有管辖权的法院审查和评估,法院在评估后宣布其为非法……鉴于社交网络促进了主机提供商存储的信息在不同用户之间的快速流动,因此,一用户复制和共享的风险是确实存在的。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相关主机提供商避免进一步损害相关利益,有管辖权的法院有权要求主机提供商阻止访问存储的信息,其内容与之前宣布为非法的内容相同,或删除该信息,无论是谁请求存储该信息,都是合法的。特别是,鉴于所涉信息的内容相同,为此目的授予的禁令不能被视为对主机提供商施加一般监控其存储信息的义务,或一般义务积极寻找表明非法活动的因素或情况……
…应该明确的是,信息内容的非法性本身并非源于以某种方式组合使用某些术语,而是因为该内容所传达的信息被视为非法,在本案中,它涉及针对特定人的诽谤性言论……因此,为了使旨在终止非法行为并防止其重复以及进一步损害相关 土耳其 WhatsApp 号码 利益的禁令能够有效地实现这些目标,该禁令必须能够扩展到信息,尽管其内容本质上传达了相同的信息,但由于使用的词语或词语组合,其措辞与被宣布为非法的信息略有不同。否则……这种禁令的效果很容易被存储与之前被宣布为非法的信息几乎没有区别的信息所规避,这可能导致有关人员不得不启动多项诉讼程序,以结束他所受害的行为……
…在通过[2000/31 号指令]时,欧盟立法机构希望在所涉及的不同利益之间取得平衡……2000/31 号指令第 15(1) 条意味着,该指令第 18(1) 条所述禁令的目的……包括有效地保护个人的名誉和荣誉,不得通过对托管提供商施加过重的义务来实现……鉴于上述情况,重要的是,所述的等效信息……应包含在禁令中正确识别的特定要素,例如先前确定的侵权行为所涉及的人的姓名、确定该侵权行为的情况以及与被宣布为非法的内容等效的内容。与被宣布为非法的内容相比,同等内容的措辞差异无论如何不应要求有关主机提供商对该内容进行独立评估……其所需的信息监控和搜索 仅限于包含禁令中指定要素的信息,其同等性质的诽谤内容不需要主机提供商进行独立评估,因为后者可以诉诸自动搜索工具和技术……
…[关于该指令的地理适用性]……2000/31号指令第18(1)条并未规定对成员国有权根据该指令采取措施的范围作出任何限制,包括地域限制……因此……2000 /31号指令并不妨碍这些禁令措施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效力。”(欧洲法院Facebook案判决,第34-50段,着重号和斜体字为本文添加。